1. 首页 > 写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那么,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等奖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一般地“+”号往往省略不写,但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 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数、负数和零也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正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负整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分数,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 1的分数,但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 通常把正整数和零统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即为自然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3、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概念中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二是说数轴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三是说数轴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画数轴的步骤: (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2)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为原点,用实心点表示,在原点下边标上0; (3)用箭头表示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 (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在下边标上对应的数.4、相反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还可以代表任意一个代数式,表示或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可以了. 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不能理解为只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合不同的两个数是说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相同. 5、绝对值的概念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这就是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也可表示为: 6、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1)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0; (2)若|a|=0,则a=0; (3)若|a|=|b|,则a=b或a=-b; (4)若|a|=b(b>0),则a=±b; (5)若|a|+|b|=0,则a=0且b=0; (6)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a|.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8、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把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 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10、有理数减法法则 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 11、代数和的意义 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叫做代数和,代数和一般用省略加号、括号的和的形式来表示,代数和不仅表示有理数相加的结果,而且还可表示加法运算. 1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 (1)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2)写成省略加号、括号的代数和; (3)利用加法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计算. 13、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14、多个非零因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 n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n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1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2)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3)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a(b+c)=ab+ac.16、倒数的概念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当a·b=1时,a与b互为倒数. 由于任何一个有理数与0的积为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倒数还可以说成是:1除以一个数(除数不等于0)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a≠0,a的倒数为1a. 17、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8、利用除法化简分数 除法可以写成几种不同的形式,例如: 6÷3可以写成63,还可写成6∶3. 说明除法可以表示成分数和比的形式;反过来,分数和比可化为除法,由于除法、分数和比可以互化,所以可以利用除法化简分数. 19、乘方的概念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即 在n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a叫做幂. na的读法有两种: (1)读作a的n次幂. (2)读作a的n次方. 20、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1、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10na×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位数只有一位,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中,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乘方(及开方——乘方的逆运算讲到)为三级运算.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及正确使用符号法则确定各步运算结果的符号. 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对于同级运算,一般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且一般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大括号内的.如果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可变更上面的运算顺序,灵活处理.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第一单元有理数
课文练习
周练试卷
单元试题
月考试卷
半期试题
期末试题
复习试题
假期作业
1.1正数和负数[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1.2有理数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1.5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复习/相关资料 [教案] [课件]
第二单元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2.2整式的加减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复习/相关资料 [教案] [课件]
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复习/相关资料 [教案] [课件]
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4.3角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教案] [课件] [练习] [素材]
复习/相关资料

1-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全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全章复习与测试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
全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全章复习与测试
综合复习与测试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说课稿

有理数运算知识点分析
1、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点,它比算术中的加法运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是异号或是有一个零,从而来确定用哪一条法则。求和时,先确定和的符号,然后利用绝对值,把有理数转化为非负数按小学加法或减法求大小,再写出结果。
(2)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有理数的减法
(1)把相反数的概念应用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中,就可把减法运算转代为加法运算,所以在有理数中,加减法是统一的。
(2)在算术里做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减数。现在学了有理数减法法则以后,因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算是可以进行的,所以有理数减法运算也总是可以进行的。
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由于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因此加减混合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像这样把加地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叫做代数和。代数和与算术的和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代数和中的加数可以是负数。
(2)在一个代数和中,加号可以省略不写,即(-10)+(+3)+(+4)+(+5)+(+2)可以写成-10+3-4+5+2,读作 “负10、正3、负4、正5、正2的和”,又可以读作“负10加2减4加5加2”。可见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中,“+”“-”号可以当作运算符号,也可以当作性质符号。
(3)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呆统一成加法,所以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但要注意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4、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做乘法运算时,若其中有一个数为零,则其积也为零。若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则先确定积的符号(这与小学是不同的),然后转化为绝对值相乘(即利用小的乘法运算)。
(2)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内仍然适用。
5、有理数的除法
(1)倒数
小时已学过“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这样定义。若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则符号相同,绝对值乘积为1。
注意:零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1的倒数是-1。
(2)由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知,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在有理数中乘除法是统一的。
6、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是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它是特殊的乘法,所以乘方运算的结果幂的符号和有理数乘法的确定符号的方法完全相同。
(2)底数为负数是,乘方运算容易写错,并且容易出现符号的错误,如(-3)^4读作(负3的四次方),不要忘记括号,否则写成-3^4表示3的四次方的相反数,或读作“负的3的四次方”表示3的四次方的相反烽,要注意二者的意义上的区别。
(3)注意分数的乘方的写法,也要加小括号。
(4)单独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次数1省略不写)。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一般从高级到低级进行。在同一级运算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括号时,括号优先一般从里向外进行。
8、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如2.8和2.80不一样,前者精确到十分位,报者精确到百分位。
(2)有效数字的个数是从左连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从左到右到精确到的那一位止,这中间的所有数字都包括在内,不管是0还是有重复的数字都不能漏掉。如0.05008是经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它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是5,精确到的数位上的数字是8,那么5和8之间的5,0,0,8就都是它的有效数字。
(3)精确度有两种形式,一是精确到哪一位,二是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1.2.1有理数说课稿

出版社: 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装: 330页 读者对象: 11-14岁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41991622 条形码: 9787541991622 商品尺寸: 21 x 14.6 x 1.4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二十一世纪金星 ASIN: B005B7OLBG 第1章 有理数
本章综合解说
趣味情景导人
本章内容概览
本章学法点津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4有理数的加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5有理数的减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6有理数的乘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7有理数的除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8有理数的乘方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1.10用计算器计算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本章大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题型总结
思想方法归纳
中考热点聚焦
中考能力提升
本章复习题解析
第2章 代数式
本章综合解说
趣味情景导入
本章内容概览
本章学法点津
2.1用字母表示数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2.2列代数式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2.3多项式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2.4合并同类项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2.5代数式的值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2.6一次式的加法和减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本章大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题型总结
思想方法归纳
中考热点聚焦
中考能力提升
本章复习题解析
第3章 图形欣赏与操作
本章综合解说
趣味情景导入
本章内容概览
本章学法点津
3.1图形欣赏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3.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3.3观察物体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3.4图形操作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本章大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题型总结
思想方法归纳
中考热点聚焦
中考能力提升
本章复习题解析
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综合解说
趣味情景导人
本章内容概览
本章学法点津
4.1一元一次方程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4.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课程标准要求
相关知识链接
教材内容全解
典型例题剖析
中考考点对接
易误易混辨析
知能整合提升
课后习题解析
本章大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题型总结
思想方法归纳
中考热点聚焦
……
第5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6章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以上就是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权威网站,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